风温,尺寸俱浮,素伤于风,因时伤热,风与热搏,即为风温。汗之,则筋惕肉,或头眩,汗出不止,其候最逆,先宜防风白术牡蛎汤,次服小建中汤,十救一二。
良以此夫。阳盛,则邪入于内者,攻里之药当性寒,以抑阳气,如承气汤之类是也。
懊满闷,身无热者,寒结胸,三物白汤。汗下后脉静者,生;燥乱身热者,死,乃邪气胜也。
若脉散者,不治。凡治伤暑,与伤寒俱有热,若误治之,害矣。
又八九日,已经汗下,脉洪数,身体壮热,拘急沉重,欲治其内,由表未解;欲发其表,则里证又急,趑趄不能措手,待毙而已。一伤寒,失于汗下,或因饮水过多,令人抬肩撷肚,气逆上者,名发喘,分表里水气治之。
爪甲青,为阳衰者,死。小便不利者,邪气聚于下焦,结而不散,甚则小腹硬满而痛,此小便不通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