或病四、五日而出,谓已病伤寒之后,而始见百合病证也。痉病既属太阳,当以太阳虚实例之,故曰:太阳病发热、无汗、恶寒为实邪名曰刚痉者。
且腹满有时而减,有时复如不满,乃虚寒也,当与温药主之。 若色反白,脉反浮,此非其时,乃病之色脉也。
李□曰:手三阳之筋,结入结颔颊。此条之蜷卧足冷,即上条之浊邪中下也;此条之鼻涕舌胎,即上条之清邪中上也;此条之唇口干燥,即上条之口烂蚀龂也;此条之反大发热,即上条之痈脓下血也;此条之腹中痛,即上条之下重湫痛也;此条之恶寒,即上条之必内栗也。
厥气者,逆气也,即逆阳逆阴之气也,气逆则乱于胸中,故忽然眩仆,名曰卒厥。数虚数实之脉,以之分别肺痿肺痈,是则肺痿当补,肺痈当泻也可知矣。
如渴者之下,当有「小便不利」四字,必传写之遗也。吐血欬逆,肺大伤也;上气,肺无降也;脉数有热,火烁肺金也;不得卧者,阳不入赵良曰:脉数有热,阳独胜也;不能卧,阴已绝也。
腹中切痛寒也,腹中雷鸣气也,腹中寒气,故雷鸣切痛。咳者则剧,数吐涎沫,咽中必干,小便不利,心中饥烦,晬时而发,其形似疟,有寒无热,虚而寒栗,咳而发汗,蜷而苦满,腹中复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