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宜滋肾水,养气血,健脾、安神之剂,如阴阳二气丹、清神散、金液戊土丹俱可服之。[3]又必三思已定,然后下针,病可愈矣。
<目录>外科卷下\刺灸心法要诀摄法原因气滞经,大指爪甲切莫轻,以指摄针待气至,邪气流行针自轻。[6]诸病皆宜刺入,但所刺有深有浅,不能枚举,此四时针刺之大旨,<目录>外科卷下\刺灸心法要诀太阴肺脉井少商,鱼际之穴号荥乡,太渊一穴名为俞,经渠经合尺泽当。
多生于手、足掌心,或腰、腿、臀下伸缩动处,疼如痛风,而兼漫肿无头,其色淡红,憎寒发热,四肢沈重,烦渴。俟肿消时,用葱白二两,甘草五钱,水煎,日洗一次,换生肌玉红膏,盖贴万应膏收口。
侠溪主治胸胁满,伤寒热病汗难出,兼治目赤耳聋痛,颔肿口噤疾堪除。[7]从孔最穴循外侧行腕后,侧上一寸五分,以两手交叉, 当食指末筋骨罅中,列缺穴也。
[9]从曲池上臑外前廉,肘□、五里、臂臑穴也。[2]宜先用针出其青涎毒水后,服退热桔梗饮子,用还睛丸调理可愈。
按、方剂:[1]正骨紫金丹:见颠顶骨伤 [2]灸熨法:见囟骨伤 [3]乌龙膏方:见凌云骨伤[1]杉篱者,复逼之器也。【注】[1]颜者,眉目间名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