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或当汗不汗,服汤剂病症仍在,至头痛者,寒邪入足太阳经,邪气上攻于头所致也。《太素经》云∶病先起于阴者,先治其阴,而后治其阳;先起于阳者,先治其阳,而后治其阴,皆疗其本也。
若结胸项强,误下之症。手少阴脉动者,□子也。
然而春夏之间,湿病俱发疹为甚,且其色要辨,如淡红色,四肢清,口不甚渴,脉不洪数,非虚斑、即阴斑。余推原其故,谓因于暑则可,谓伤于暑则不可也,盖时当六月,四阳浮于外,二阴伏于内,脏本寒也。
盖天根者,坎中之一阳也。肾与膀胱为表里,以肾为体,则以膀胱为肾之用,而汪洋之水有所依归。
足少阳胆,足太阴脾。风则伤卫,寒则伤营,卫为风邪所中,分肉不温而热矣,皮毛不充而缓矣,腠理失其肥,则□而不密,开阖失其司,则泄而不固,是以恶风也。
书本遗其病证,今无也。 右寸与左尺盛者,阴虚火动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