虽皆从发汗后所得,然救误者,须观其脉证,知犯何逆,以法治之,不得以汗多亡阳一语,混同漫及之也。陈氏训不字诚是,但于更字仍欠发明,故未免启后人之疑,医道如伯仁,亦可谓精诣矣,乃以不字为衍文,余又不知其何见也。
大都前哲立论,必有定见,调施经权,必合宜适,彼执方而不达变者,反为丹溪累也,余故不惜牙颊辩之。当于未热未汗之时,预用桂枝汤解肌发汗,迎而夺之,以遏其势,则热退汗敛,而病自愈矣。
恶寒者,因风寒所伤,故恶之也。其滓秽,则自胃之下口,入于幽门,传于小肠,自小肠下口,至于大肠上口,大小二肠相会为阑门;阑门者,阑约水谷以分别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