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以病家甘死于参、芪、归、地之流,怕亡于姜、附、硝、黄之辈。如果见便闭,口臭气粗,身轻恶热,必烦饮冷,精神有余等情,便当攻下,不可迟延。
若此二丸,男有女无,非无一定之理,惜后贤窥之未及也。腹中上下左右有动气者,不可下。
大承气汤力能制其亢龙,故治之而愈。以上治法,不拘男妇老幼,皆宜如此。
知非更拈出仲景治少阴、太阴两大法门,真武何以用附子而不用干姜,理中何以用干姜而不用附子,其四逆附子、干姜并用,何以又独称为救里,而治无专经。黑而无神,肾气衰弱。
由其不知内外各有攸分,阴阳各有实据,药性各有专主,何其相沿不察,贻害无穷也。更有一等病家,略看过几本医书,记得几个汤歌药性,家人稍有疾病,又不敢自己主张,请医入门开方去后,又或自逞才能,谓某味不宜,某味太散,某味太凉,某味太热,某味或不知性,忙将《本草备要》翻阅,看此药能治此病否。
风火则可,阳虚则殆。 以上等形,俱属纯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