补泻两字,是提治法之纲。是斑点之说,其来旧矣。
如风寒之邪,皆可为柴胡汤证者,则曰伤寒五六日;中风皆可为陷胸汤证者,则曰浮则为风,曰伤寒五六日结胸热实。人秉天地阴阳之气而生,是以人之形身,应天地之日月、五星、山川、溪谷,而人之九窍,亦应地天之泰卦也。
咽以咽物通胃脘,喉以候气通五脏;齐驱并峙肺门间,清浊悠兮热与寒。试观栽杏叟,尚误投药饵,伤及母子二命,况平人乎?
又曰∶吾不知名字之曰道,强为之名曰大。 是圣人之教化,又何尝有年老少壮之分也!夫但知三阳之脉,上循于头,而为头痛,不知厥阴与督脉会于巅,而少阴之骨髓通于脑也。
善用药者,其间剂量而佐助之。盖以一肾合三焦,一肾合膀胱,是为两脏而配合两腑者也。
血结者,汤剂中入醋为佐,特于此而申言之。兹以产后发热,专责血虚,殊有漏义。